2、必须有损害事实,即行为人销售假冒商标的行为对商标所有人造成损害的后果。2、实际上,如果发生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侵权行为,商标所有人可以要求侵权人作出相应的赔偿。(三)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取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商标许可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商标自注册以来一直受到商家的喜爱。在这方面,如果商家注册了商标,但市场上的企业未经许可使用类似的商标,商标所有人应如何判断商标侵权的构成,有什么解决方案?接下来,商标平台将告诉你!
商标侵权,即商标侵权,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类似的商标,或者干涉或者妨碍商标所有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所有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侵权人通常应当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人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一、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侵权行为,应当具备以下四个要素:
1.必须有违法行为,即行为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
2、必须有损害事实,即行为人销售假冒商标的行为对商标所有人造成损害的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也会给享有注册商标权的单位造成商誉损害。财产损失和商誉损害都是损害事实。
3.违法者主观上有过错,即行为人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销售的商品是假冒注册商标的事实。
4.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即违法行为人的销售行为与商标所有人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实际上,如果发生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侵权行为,商标所有人可以要求侵权人作出相应的赔偿。然而,如何赔偿商标侵权?确定赔偿金额的标准如下:
(1)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金额,根据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确定,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而支付的合理费用。
(二)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根据侵权人因侵权而获得的利益来确定;
(三)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取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商标许可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四)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按照上述方法确定赔偿金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侵权而遭受的损失难以确定的,当事人就赔偿金额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批准。人民法院根据侵权情节判决,对侵权人因侵权而遭受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而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费难以确定的,给予300万元以下的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金额,根据侵权人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根据侵权人获得